我們知道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的特點:產品的曝光量是前提
但絕不是單一關注點
我們知道這條規則:曝光—點擊—詢盤—訂單
曝光是前提,點擊,詢盤,訂單是在有了曝光基礎之后得到的反饋。
但是,只盯著曝光,反饋就一定有嗎?
我們有時候過于強調曝光量、排名的重要性,但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些有曝光、曝光好的產品,他所產生的轉化又有多少呢?
例如,產品關鍵詞shoe box,我們在數據管家看到該詞的曝光量有205,點擊量有10,點擊率4.90%,該詞的產品排名為第三頁第24頁。那我們想一下,如果該詞的曝光量不變,點擊量提升為20,那么點擊率就會變成9.76%,那我想其反饋量可能與之前相比定會所改變,而且是有所上升的。
我們再來看兩個產品對比,第一個產品的曝光為167,點擊為1,反饋為0;第二個產品曝光為44,點擊2,反饋率33.33%。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第一個產品的曝光量比第二個高很多,但是點擊量、反饋量不如第二個。
所以,由此可見,雖然曝光是前提,因為如果沒有曝光,可能連被點擊的機會都沒有,但我們在關注曝光量的同時,一定要更加關注其轉化,如何將這有曝光量的產品一步步轉化為點擊、詢盤,這才是我們要花心思的地方,因為曝光量再高,排名再靠前,買家對你的產品不感興趣,不滿意,那要高曝光量有什么作用呢?
時刻想到我們所做的努力一切都是為了詢盤訂單,與買家達成成交,這才是我們的初衷和努力借助平臺、用心經營平臺的目的,不是么?
重點就是我們如何來提高這些有曝光的產品的轉化,首先我們要知道幾個東西:
高曝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多個長尾詞匯集成的高曝光;一種是熱門詞帶來的曝光。熱門詞的話一定是買家喜好的才有可能排上去。
而影響點擊量的有這幾個因素:標題、主圖、公司信息
我們就針對這幾個因素對那些有點曝光、或者高曝光,但是沒有點擊量的產品進行優化。外貿小白也可以用起來。
首先我們看標題,什么樣的標題才算好,幾個標準:
1、含有產品關鍵詞,關鍵詞與核心詞緊密相關
2、對于同類產品的標題,可以尋找更多長尾關鍵詞,增加產品的曝光度,和長尾關鍵詞的覆蓋面,把收集到的長尾關鍵詞有計劃的放進標題中去
結合產品自身特點和獨特的賣點,形成:營銷詞+賣點詞+特性詞+產品關鍵詞
3、最笨的方法,看同行,到阿里首頁搜索做得好的同行產品標題,為自己所用。
借助e助手(國際版)的智能生成標題工具,利用關鍵詞管理器,幫助生成高質量的產品標題,吸引點擊,提高曝光—點擊的轉化率。
其次,看產品主圖
在買家對產品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況下,買家只能通過產品圖片來觀察產品,包括產品材質、產品規格等來獲取信息,如果產品主圖效果差,不能突出產品特性,文字寫得再好,排名再高也吸引不了買家購買。怎樣的主圖算好的呢?
1、清晰(強調了幾百遍的事)拍攝的角度要突出產品特性(這點不能省)
2、添加邊框,如果大家有去阿里首頁搜索產品時,會發現,現在越來越多人會在產品主圖添加邊框。
我們看下例子,在阿里首頁搜索框中輸入bags,我們看到有些產品圖加了邊框,有些沒有,我們先不評價他們的邊框美觀程度,在瀏覽中會發現加了邊框的產品一下子更為突出,更會吸引我們去點擊查看。
其次加了邊框的產品會顯得更加統一規范,如果邊框美化得好話,也是對產品、對品牌的一個加分因素。如果自己會PS的話是最好了,如果不會,考慮到產品數量太多,添加嫌麻煩,也可以用e助手(國際版)的主圖邊框套用功能,在編輯產品主圖時,一鍵去套用產品邊框,適合外貿小白。
最后,我們看下公司的信息展示
一般來說,認證信息展示得越多,買家對該供應商真實性的疑慮越小,溝通的成本也越低,發生詢盤的概率也會提升。所以我們盡可能地要提供多的認證信息。
希望大家在開始努力提高曝光量,與千萬家同行爭一個排名的時候,能多關注下產品的轉化問題,為開通P4P直通車、櫥窗產品時,多想想如何將這些資源更好的利用起來,一個曝光能帶來多少點擊、多少訪客,多少反饋,可能需要去計算一把,衡量一下。
e助手(國際版),讓你輕松做好阿里國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