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國際站變化越來越快,很多小伙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不知道國際站現在怎么做才好今天小編有幸請到大頭老師為我們分享他的想法,各位小伙伴可要認真看好今天的這篇純干貨了~
以下為大頭老師干貨分享,共1259字
估計閱讀耗時3分鐘
買家搜索排序
詢盤主要來源,絕大多數的客戶都是通過首頁搜索找到我們的產品從而進入我們的頁面的
RFQ市場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做法已經被淘汰了,你不主動出擊,哪來的客戶和訂單?RFQ市場聚集了大量的買家需求,可以主動轉化,拒絕守株待兔
一口價產品
國際站的影響力不斷在提升,越來越多的小買家到平臺上找貨源,一口價產品的便捷很符合中小買家的需求,同時可以給平臺快速積累數據提升權重
普通玩家:
眾所周知,做平臺要流量多,就需要確保產品能夠更多的被搜索到。多找點關鍵詞多發點產品,通過大量的流量基礎去做轉化,日常維護的重點是優化自然排名、優化零效果產品,調整櫥窗產品。當然,這是常規的國際站玩法。
聰明玩家:
多個旺鋪做到二級類目top10的難度 < 一個店鋪做到一級類目top10
多個旺鋪做到二級類目top10的價值 > 一個店鋪做到一級類目top10
產品細分了,你能更好的了解你的市場和買家的需求,也更能體現出產品和服務的專業化,國際站買家的需求一般比較單一化,選好產品深耕行業,品牌效益更好也更有競爭力,寧做專賣店不做雜貨店
聰明的玩家早就不關注產品的自然排名怎么樣了,P4P改一下關鍵詞的價格,排名馬上第一名,還花那么多時間去研究難以掌控的自然排名?你OUT了
都說P4P燒錢,我想說的是,那是你不會用。如果燒一塊錢去推廣能拿到兩塊錢的回報,那你說,這個錢燒還是不燒,燒多點還是燒少點?
更何況,時間,真的比金錢寶貴!我花300塊預算一天就拿到你一周的效果,剩下6天專心去做客戶開發和轉化,你說那個更好,更何況,你多花的這6天,得花多你6天的平臺年費500多元
發多產品覆蓋關鍵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關鍵詞覆蓋量可以用優質標題解決,減少產品數量還能減少你的管理成本,何樂而不為?
不同的產品,轉化率和效益肯定會有區別,找出轉化率最高、點擊和詢盤成本最低的那個,把所有的資源都給它,才能效益最大化。
就比如,十個收益10%的投資,和一個收益15%的投資,把錢都給15%這個,還是分成十份,給10%的?我相信聰明的人都知道哪個好。
守株待兔的做法等到的基本都是豬,而沒有兔子。真正的大企業哪里需要自己去找產品對比,發個采購需求,自然一大堆優質賣家把產品送到面前。
RFQ現在越來越受買家青睞,為什么?因為實在太便捷了,不需要去看成百上千的產品,發個RFQ設置好條件,等著對比就可以了。
300條RFQ報價權益12000元,一條40元,很貴是吧?那是你沒算過你的詢盤成本多少錢(詢盤成本 = 月度推廣總費用 / 詢盤總數)
國際站的知名度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中小買家來到平臺采購,物流速度飛速發展,買家銷售備貨庫存越來越小
如果你想更好的拿到訂單,除了定制化服務外,標準品和小批柔性定制,會很適合某些特定市場的需求哦,比如:統一規格的咖啡杯可以專供歐洲….
另外,當排名權重一致時,產品起訂量低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