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人會說B2B做品牌會導致B2B的覆滅,最終只能走向B2C的路子,這種說法又有多少依據呢?是否B2B就真的不該走品牌化的道路?那么應該從怎樣的角度來論證呢?
第一,要論證B2B為什么想要做品牌
目前在電子商務市場中活躍的B2B平臺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以阿里、慧聰網以及環球資源為代表的第一陣營,他們占據了B2B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第二類是以買麥網、中國供應商、中國制造、銘萬網等作為代表的第二陣營,他們借助差異化的服務和資源優勢占據一席之地。第三類是以中國化工,我的鋼鐵網等為代表的行業聯盟平臺,他們擁有垂直型電子商務平臺,是強大的第三陣營。除了這些大陣營之外,越來越多的綜合性B2B,差異化B2B,垂直型B2B的平臺不斷涌入,面對這些后起之秀,為保龍頭地位,大的陣營只能做品牌,才能避免被趕超取代。因此,品牌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要論證B2B為什么不能做品牌
如果B2B品牌化,在博弈中就會出現這么一種情況,壟斷化會越來越嚴重,有實力的能夠繼續存活,小的企業就只能被淘汰,由于資源的越來越集中,首先就會導致采購商的選擇性減少,這樣不利于整個電商領域的發展。其次,資源的相對集中,會導致采購商們缺少與平臺博弈的話語權,商戶是依附于平臺發展的,資源的集中,供應的減少,會使商戶從與平臺的平等的合作關系變成不平等的依附關系,面對平臺的收費和漲價,供應商已經沒了話語權。最后,資源的集中也會導致整個平臺趨向成一個大而封閉的系統,長期下來缺少新鮮血液的注入會導致B2B平臺發展不前,在封閉的系統里面永遠只有幾個行業領導品牌存在。從這樣的角度看,品牌化弊端多多。
第三,要論證B2B品牌化為什么會導致覆滅
如果B2B走品牌化道路,隨著平臺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勢必會吸引一堆商家來進駐到該平臺,當所有商家都在改平臺競爭,當所有采購商一想起要做批發就能想到該平臺時,這樣的品牌化平臺已經成為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符號,能夠出現在供應商跟采購商的腦海中。而這種品牌的不斷積累,吸引了大量供應商進駐,這樣的結果就是同質化的產品太多,甚至供應同種產品的商家同時會有很多家,為了能在同行中脫穎而出,各個商家都會各出奇招,價格戰,或是降低起批量,或是實行混批發。本來是做B2B的,面向的是批發商,現在單獨的個性也能上來批發,幾個人拼單購買,這樣慢慢轉變成B2C。當品牌戶的平臺吸引了過多的消費者來參與時,B2B覆滅并非是危言聳聽。
B2B做品牌會覆滅經過以上論證就成了一個真命題了,而這個覆滅的速度,就取決于平臺品牌發展的速度。
更多解決,歡迎關注產品官網 http://www.ezshou.com/
用專業的軟件做靠譜的事,e助手(國內版),你的商機伙伴。